老年期精神障碍有哪些类型
文章来源:合肥长淮中医医院精神康复科 发布日期:2017-11-24
随着人口逐渐步入老龄社会,老年期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逐步上升,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。那么老年期精神障碍都有哪些类型呢?
老年期精神障碍可分为两大类:器质性精神障碍、功能性精神障碍,他们临床共有的常见症状为:睡眠障碍、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、行为障碍、思维障碍。
根据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,还可将老年期精神障碍分为以下3组:
1、慢性脑综合症和急性脑综合症,主要包括痴呆、意识障碍、记忆障碍、智力障碍等;
2、心理社会因素和或身体疾病相连系的精神障碍,主要包括身体疾病伴发的精神漳碍(抑郁,焦虑);
3、发病高峰在中青年的各种精神障碍,出现在老年也大多是青年精神障碍的延续或残余,主要包括精神活性物质滥用,心境障碍。
老年期器质性精神障碍常有的症状有:
1、意识障碍:对伴有紊乱性兴奋的意识障碍称为谵妄状态;
2、记忆障碍:表现为好忘事,谈过的话做过的事或刚刚放下的东西随后即忘,而反复唠叨或责怪于人,有的唠叨陈年旧事,严重时陈年旧事也记不住,叫不出亲友的姓名,说不出常用物品的名称,虚构所发生的事情,记忆障碍常见于各种器质性疾病,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正常的衰老,而不去就医;
3、智力障碍:表现为生活能力下降,分析判断力降低,烧不好饭菜或烧糊饭菜,不能算账,无法购物,出门找不回家,找不到厕所和房间,大小便不能自理等症状。见于各种痴呆;
4、人格改变:患者变得自私狭隘,计较小事,不修边幅,感情淡漠,不热情,不关心亲属子女,固执违拗等等。
老年期精神障碍的一些表现常被人们忽视,以为那些是老年人正常的生理反应。老年人正在成为精神疾病的高发人群之一,因此,在关心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。如有必要应带老人到专业医院进行心理咨询,或带其在网络上进行咨询,以便更好的了解老人们的精神健康状况。
- 上一篇:上一篇:功能性和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区别
- 下一篇:下一篇:九类由内科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
